北京:加快文化產權交易中心建設,推動“文化+”市場主體繁榮發展。 江蘇:新建4000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 遼寧:推進縣級融媒體建設,抓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 山西:擴大朋友圈,豐富平遙國際攝影展電影展等展會和文化活動內涵。 深圳:“軟硬兼施”,規劃建設新十大文化設施,深圳讀書月等“城市文化菜單”項目更加國際化。
地方兩會近期密集召開,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文化”二字頻出,為實現文化繁榮出招。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了多項具體方案,如打造書香城市、擴展文化空間、促進文化消費、扶持文化產業、擴大文化影響力等。 打造書香文化城市,惠民政策進一步完善 從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不難看出,關于切實服務百姓的文化惠民工程等內容,篇幅占比較大。通過惠民政策的實施,群眾將更多地獲得文化滋養。 在過去一年中,北京加大文化惠民力度,151家實體書店獲得房租補貼等專項支持。對于今年,北京明確提出,要提升文化服務質量。抓好文化惠民工程,支持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實體書店等文化設施建設,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投入和運營,打造書香北京。加強對工業轉型發展和疏解騰退空間的挖掘利用,擴展城市文化藝術空間。 江蘇提出,要完善城鄉公共服務。新建4000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新增高清數字電視家庭用戶100萬戶,向30萬經濟薄弱地區農村低保戶發放有線電視收視維護費補貼。廣泛開展全民閱讀,推進“書香江蘇”品牌建設。 遼寧強調要加快建設文化強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向“戶戶通”升級工程。廣泛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推進“書香遼寧”建設。 此外,山西提出,今年將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安徽則提出,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完善縣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 樹品牌 融媒體 強產業,多途徑提升文化品質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提升文化品質,各地政府各出高招。 北京指出,要堅持文化自信,著力抓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要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編制文化創意產業引領區建設發展規劃,加快北京文化產權交易中心建設,推動“文化+”市場主體繁榮發展。支持老字號傳承創新發展。制定文化特色小鎮、文創街區建設導則,推動臺湖演藝小鎮、宋莊藝術創意小鎮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加強文化綜合執法,凈化網絡空間和文化市場環境。此外,北京還提出將激發新一輪消費升級潛力,擴大文化、體育、旅游消費。 安徽、四川等地同樣注重文化品牌的打造。安徽將著力辦好第十二屆安徽省藝術節;四川將為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四川電視節做好準備工作。 青島欲發揮東方影都帶動作用,繁榮發展影視文化。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辦好市民文化藝術節,推動公益演出、文化志愿服務走基層。深化“東亞文化之都”和“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完善文藝精品獎勵扶持機制,推出更多謳歌新時代的精品力作。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做大影視演藝、動漫游戲、出版發行、數字傳媒產業。 江蘇著力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統籌抓好文化惠民工程、文藝精品創作和文化產業發展,加強對文化遺產和檔案資源的保護、傳承和利用,積極推進記錄江蘇、智慧廣電建設。 遼寧將推進縣級融媒體建設,并抓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大力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演藝等事業。 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國際活動提升城市影響力 多地政府工作報告呈現出不僅著力推進文化建設,而且關注文化成果交流展示的特點。利用國際性展會進行文化交流成為今年政府工作的一大看點。 北京提出,將辦好北京國際電影節、國際音樂節、國際設計周和文博會等活動,提升城市文化開放性和國際影響力。 青島將辦好中國(青島)影博會、國際版權交易會等活動列入今年重點工作項目。 山西提出,將大力開展文化交流,加強國際友好省州合作交流,擴大朋友圈,提升人文交流的規模層次。豐富平遙國際攝影展電影展等展會和文化活動內涵。 深圳明確規劃建設新十大文化設施,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深圳的發展要對標世界一流、全球最佳,這其中少不了文化。去年,深圳提出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目標,今年,這項工作將“軟硬兼施”,大踏步出發。硬件方面,科技館、國家博物館深圳館等新十大文化設施將著手規劃,深圳灣文化廣場和寶安公共文化藝術中心等開工建設,坪山文化中心等設施將建成使用。軟件方面,包括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深圳讀書月在內的“城市文化菜單”中的項目將更加國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