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2017全國版權社會服務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在全國版權示范創建工作交流活動中,上海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總編輯曹培雷作為示范單位的代表,向來自全國的版權工作者介紹了版權實踐過程中的體會和經驗。
版權引進來
堅持選題整體性
“版權引進來就是根據出版社的定位,把世界一流的學者著作引進來。”曹培雷說。他認為,引進來之后要結合自身原創圖書的出版,形成本版書和外版書的完整框架,打造“學術立社”的形象。在引進圖書的種類上,他建議要注重一流學者的著作,同時選擇大眾需要的讀物,比如“比較有市場潛力,能引起話題的書目,再進行宣傳,大力倡導全民閱讀風尚”。他認為,通過一些圖書的引進,可以將讀者引領到對某些社會現象、社會問題進行深入地探討。
目前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深受讀者歡迎的圖書,如奧利弗·哈特、本特·霍姆斯特羅姆、讓·梯若爾等一批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著作,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等一批政治學家的著作,也陸續出版。在2012年公布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圖書學術影響力排行榜的政治學論文引用國外學術著作前10名中,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大棋局》和《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包攬前三名。
曹培雷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在引進工作中,除了注重學術性,還要注重選題的整體性,并持之以恒創立眾多引進圖書的學術品牌。范圍涵蓋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多個學科領域,像“湯因比著作集”“李德·哈特軍事經典系列”“歷史文化經典譯叢”“羅蘭·巴特文選”“托爾金系列”等。不少圖書如《大棋局》《歷史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等先后獲得國家級引進版圖書優秀獎的榮譽。
與此同時,上海人民出版社還打造了一批暢銷書,獲得不俗成績。《達·芬奇密碼》《追風箏的人》持續暢銷10多年。其中《追風箏的人》目前累積銷量已突破600萬冊。2017年3月,斬獲2016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小說獎并在歐美市場熱銷的《地下鐵道》一面世立即受到了市場的追捧。截至目前,上海人民出版社共引進圖書2000余種。
版權走出去
傳播中國聲音
在版權走出去工作方面,上海人民出版社更是高度重視。曹培雷說,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對外工作總體要求,將文化走出去戰略與專業出版戰略緊密結合,上海人民出版社對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進行了全新探索。
比如要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上海人民出版社就推出了《中國震撼》《中國觸動》《中國超越》的中國三部曲系列,以獨特的視角和觀察提出了中國作為文明型國家崛起的命題,先后售出了8個語種的版權。這些高品質圖書,以當代中國最新理論成果和學術形象面世。有助于影響以西方文化為中心的規則,成為中國話語與西方主流社會溝通的新嘗試。
此外,上海人民出版社還努力向世界介紹中國,打造文化中國精品工程,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格致的“當代經濟學系列叢書”和“中國改革開放研究叢書”經過版權部門與編輯部門緊密合作,已與國際知名出版機構簽署協議,目前已經出版了近30種英文版著作,還有10種正在翻譯中。《德政之要——資治通鑒中的智慧》《方言與中國文化》《中國園林文化史》等一批反映中國優秀文化的圖書不斷輸出到美國、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等地,展現了中國深厚的文化內涵。
同時,上海人民出版社還積極利用國際書展,傳播中國聲音。2015年《中國超越》在紐約書展上舉行英文版全球首發式,邀請到美國國際投資銀行家、企業戰略家羅伯特·庫恩,美國The Globalist網站主編斯蒂芬·里赫特作為嘉賓,并舉辦“中國道路與世界未來”高峰論壇。格致還在法蘭克福書展期間承辦中外經濟學家論壇等,與施普林格出版集團建立了經濟學圖書輸出、編輯出版的長期合作關系,增強圖書走向海外的落地實效。多年來,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輸出版圖書屢獲嘉獎,像《中國園林文化史》《上下五千年》《超常增長》等分別獲得了國家級輸出版圖書優秀獎的榮譽。
重視版權管理保護
進行數字化探索
對著作權的管理和保護,是對版權工作的重中之重,對此,上海人民出版社采取了多種措施進行管理探索。
曹培雷談到,上海人民出版社把版權戰略作為重點戰略,無論是本版書還是引進書,都要確保著作權明晰,不做未經授權的圖書。堅持落實每本書都有合同可循,堅決不做偽書、抄襲書,不為了追求產值和利潤打版權擦邊球。以版權意識,建立誠信的圖書出版體系。
同時,出版社還重視出版轉型,推動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融合發展。及時修訂格式合同,增補網絡信息傳播渠道的獲取。同時對一些早年出版的圖書補足圖書電子版權維護等事宜。至今已累計上線了共600余種的產品,并取得不錯收益。
另外,他們也打擊盜版,積極維權,倡導版權運營規范化。積極搜集證據,對侵權行為予以糾正,努力構建健康有序的版權運營體系。上海人民出版社還加強版權工作的制度管理,注重版權人員的業務深造,并發布《上海人民出版社版權貿易管理辦法》,規范版權工作。同時加強出版合同的維護管理,保證作者的版權延續。
曹培雷強調說,版權是出版社的核心競爭力,整合后的上海人民出版社擁有更加豐富的作者資源和內容資源,如何用好這些版權資源,是版權工作的重點。上海人民出版社將用互聯網思維來改造傳統出版流程,建立版權數據庫,進行資產化管理和運作,找準市場需求,對內容資源進行細化加工。創新出版內容的呈現形式,積極實施數字化轉型升級,探索與廣播影視、互聯網企業等外部產業跨界融合的新模式,提升傳播力、影響力。在版權領域深耕細作,堅定文化自信,堅持改革創新,打造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