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在线观看|日韩欧美网址|人人艹人人插|色偷偷亚洲综合网亚洲|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手機版 更多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教育在線
學區制改革得有新思維

 最近有媒體報道,武漢以學區制改革作為推進全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突破口,將“弱校”與“強校”綁成一個學區,互派校長、教師跨校兼課,整體考核教學質量。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筆者以為,武漢推出的學區制改革,應該是教育由管理邁向教育治理現代化的一個重要舉措。這之前北京、山東已經有了嘗試。前不久,筆者就學校集團化辦學作了一些調研,發現在推進的過程中存在一些瓶頸和問題。

一是有的優質學校的領導和教師認為,實行學區制改革,某種程度上加重了學校和自身的負擔,稀釋了自身的優質資源。二是優質學校往往出于自身考慮,在為薄弱學校提供“共享”時有所顧忌和保留。三是學校干部很難做到跨校任職,教師也難以做到實質性交流。

要真正實現學區制改革,一方面必須花力氣更新教育觀念,特別是要樹立教育治理理念,堅決革除陳舊保守的思想觀念,樹立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新的教育思維及理念。另一方面對學區賦予相應的人員調動、財物調配權,增大學區管理自主權,讓學區能依法依規,主動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實現學區管理體制單一的行政管理走向多元治理。同時要動真格取消學校行政級別,為編制松綁,讓學區內的干部和教師真正地有機融入,真正實現管理互通、干部互用、教師互動、資源共享、發展同步。

除此之外,應該發揮文化的獨特優勢,營造富有教育特質、具有共同文化品質的學區文化氛圍,用文化來引領學區、學校及教師發展,并以此來推動學區制的深度推進和學校間的深度融合,使學區制成為能夠充分彰顯生命活力的聯盟。

當然,學區更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包括教師、教學、教研、質量等方面內容的評價細則,并將評價結果與干部的提拔以及教師的評優晉級晉職、績效考核掛鉤。只有構建了切實可行的評價體系,學區制改革工作才能持續而有效地推進。(作者系中國陶行知研究會農村教育實驗專委會理事長、四川省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12月29日第2版 版名:中教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