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訊(記者 金淼,通訊員 劉愛軍)2017年10月25日-27日,山東省教育廳在歷城區舉行“山東省初中教學改革現場會”,推廣該區“區域初中教學過程改造項目”研究成果。省教育教學研究院院長申培軒,濟南市教育局局長王品木,歷城區委副書記、區長劉科,歷城區政府副區長尹少華,歷城區教育局局長龐振福,歷城區政協副主席、區教育局副局長王鋼城等領導出席會議;全省17地市教育局分管教育教學副局長、教育教學研究院院長,各縣市區教育局(教體局)分管教育教學副局長、教育教學研究中心負責同志,部分初中學校校長共計600余人參加會議。

會上,14名教師、校長、教研員以組團式匯報教學過程的備課、課堂教學、作業設置與批改、教學輔導、教學評價、教研等6大環節的改造策略、方法和成效,觀摩了鮑山學校的選修課程、彩石中學和董家中學的學科活動課程、郭店中學30節以探究活動為特征的常態課堂教學。各級領導、專家對歷城區實施的“區域初中教學過程改造項目”給予高度評價。

歷城區委副書記、區長劉科在講話中說:多年來,歷城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以讓歷城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為目標,圍繞教育公平和質量,持續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2014年通過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的驗收;全區4950余名教師,立足本職,扎實工作,教書育人,無私奉獻,為7.8萬名中小學生提供了越來越好的教育供給側服務。初中階段實施的“區域初中教學過程改造”研究項目,持續九年,久久為功,顯著提高了初中學段特別是農村初中的教學水平,惠及了近7萬個家庭。劉科區長代表區委、區政府,向王鋼城同志及區教研中心、20所初中學校的干部、教師,表示崇高的敬意。

據了解,“區域初中教學過程改造項目”是歷城區政協副主席、區教育局副局長王鋼城帶領全區初中學校干部教師,于2008年8月——2017年8月在20所初中學校實施的教學整體改革。該項目以“讓質量成為教學過程改造的自然結果”為理念,堅持活動建構教學論和第四代教學理論的指導,對“備課、課堂教學、作業設置與批改、教學輔導、教學評價、教學研究”等教學過程的主要環節進行修改或變更,全面推動以“講解-練習”為特征的教學過程向以“活動探究”為特征的教學過程轉變;重構教學研究機構職能;建立追求科學化、民主化的管理機制。
項目實施9年,被列為“山東省十二五教育科學研究重點課題”,在學術期刊發表研究論文12篇。2014年9月,項目的課堂教學改革成果“個性化思維建構教學的實踐與探索”,獲山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15年10月,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全國區域教育發展協同創新項目年度工作會議”,該項目被專家組評為25個教育綜合改革優秀案例之一。2017年2月,該項目被教育部評選為“2016年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