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9月8日訊(記者 董魯皖龍)“我國普通話普及率從2000年的53%提高到了2015年的73%,累計有超過6500萬人次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95%以上的識字人口使用規范漢字。世界范圍內,學習中文的人越來越多,中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國際語言。”今天,在教育部舉辦的第九場金秋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田立新表示,我國語言文字事業呈現嶄新的局面。
9月11日至17日是第20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本屆主題為“大力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自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據田立新介紹,本屆推普周將于9月11日在北京開幕,9月18日在云南臨滄市舉辦閉幕式。活動期間,將通過宣傳海報、公益廣告、專題片等形式宣傳推廣普通話;與央視科教頻道啟動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錄制工作,聯合中華詩詞學會舉辦2017詩詞創作征集活動。同時,將聯合團中央宣傳部、共青團北京市委、搜狗輸入法聯合發起“全民隨手拍錯字”活動,同步推出中國首個“錯別字征集反饋平臺”;還將與中國教育電視臺合作舉辦“一首經典,萬人誦讀”活動。
發布會現場,《中國詩詞大會》總導演顏芳介紹,由教育部、國家語委、中央電視臺等共同主辦的《中國詩詞大會》目前已播出了兩季,創造了非常好的收視效果和社會反響。“前兩季《中國詩詞大會》累計收看人次超過11億,平均收視率達1.49,高于一般電視劇收視率。”在顏芳看來,節目的成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風化人的成功,它激活了每個中國人血脈當中的文化基因,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據悉,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將于2018年春節期間與全國觀眾見面。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09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