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所在學校參加湖南省岳陽市“四海攬才”招聘會,9個招聘計劃中,除英語專業1個職位有13人報名外,信息技術專業1個職位、文秘專業1個職位、會計專業3個職位分別只有2人、4人和2人報名,自動化專業、電子專業、旅游專業各1個職位無人報名。而這寥寥無幾的應聘者,專業素養能夠達到學校要求的就更少了。這與普通教育學校招聘現場的熱鬧景象形成了鮮明對照。事實上,近幾年筆者所在學校的招聘情況基本如此,有些招聘計劃就眼睜睜地浪費了。
筆者分析,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職業學校仍然被人看不起。職業教育重要,但職業教育“低人一等”的局面始終沒有改善,不僅學生不愿意讀職校,教師也不愿意到職校任教。二是中職學校教師的待遇對專業人才缺乏吸引力。稍微有些實力的專業人才都會選擇去行業和企業打拼,收入遠遠超出職業學校教師,發展空間也大很多。三是專業人才資源稀缺。由于本科及以上層次的應用型專業人才偏少,師范類的應用型專業人才更少,在資源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職業學校難分一杯羹。
職業學校的發展主要依托專業發展,專業發展主要依靠的是專業教師。當前,專業師資薄弱已經成為制約職業學校辦學的最大瓶頸。隨著職業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專業師資緊缺的矛盾只會越來越突出,如果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專業師資緊缺問題,中職教育就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
首先,引導社會轉變觀念仍然是當務之急。各級政府要對職業教育“高看一眼、厚愛一分”,集中精力解決兩大問題:一是不能把職業教育辦成差生教育,二是大力提高技術工人的地位和待遇。只要徹底解決這兩大問題,職業教育的地位就肯定會上升,學生就不會抵觸職業學校,教師也不會談職業教育而色變。
其次,要在職業學校建立專業人才引進機制。職業學校要打破教師待遇的統一模式,制定特殊政策和制度,扶持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對優秀的專業人才實行高薪酬待遇措施。否則,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在職業學校就很難建設起來。
再其次,國家要加強師范類職業教育師資的培養。目前,承擔職業學校師資培養的院校太少,國家應當根據職業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科學規劃,加大投入,擴充職業學校師資培養力量,打通源源不斷為職業學校輸送專業師資的渠道。
(作者孫光友系湖南省岳陽市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