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痛苦而美麗
張萌
蚌因能忍受海水、沙粒的侵蝕之苦,故能化為美麗的珍珠;璞玉因能忍受匠工刀刻之痛,故能化為絕世玉璧;茶葉能忍受沸水之沖沏,故能釋放出脈脈之幽香……由此可見,一切美麗背后,都必將存有痛苦,甚至包括人類自己。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大抵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這些古代先賢正因為經受了痛苦的磨煉,生命的美麗才得以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史鐵生在“年齡最狂妄”的時候,命運跟他開了一個大玩笑,他雙腿癱瘓了,后來他又患上了腎病、尿毒癥。在他生命的每一個痛苦的歷程后,他如鳳凰涅槃,為我們留下了那溫馨的清平灣,留下了那沉思著的地壇,還有那哲理詩般的“命若弦琴”。他的文字因為生命的痛苦而飽含哲思,他的生命也因為痛苦而倍加美麗。
還有那《紅字》中的海斯特,她不僅僅受到當政者的凌辱,還有婦女們尖刻的辱罵,陌生人無禮的圍觀,朋友們對她寒心的冷淡……當海斯特第一次站在示眾臺上接受懲罰時,本希望能得到圍觀人的一些同情,但正相反,她走向人群時,臉上變得蒼白而顫抖起來,因為她看到的是一張張望而生畏的莊嚴的臉,海斯特就痛苦不堪,生不如死。但她沒有屈服于痛苦,出獄后,鮮紅的A 字將屈辱深深烙在了海斯特·白蘭的心里。她面對這種痛苦并沒有屈服,而是去幫助別人,由于她的美德,大家最終一致認為A是美好的象征,因此海斯特的人生也倍加美麗。
在我們漫長的生命歷程中,沒有人喜歡痛苦,但痛苦常常不期而至,幾乎每個人都要面對痛苦。痛苦降臨之時,我們該如何呢?躲避,畏懼?不,我們應該像古代先賢與史鐵生、海斯特學習,勇于面對,將自己遇到的痛苦轉化為自己前進的動力,在這些痛苦的磨煉下,展示自己生命的美麗。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經歷了痛苦的生命是最美麗的,它宛如梅花暗香浮動;如蛻變后的蝴蝶,翩躚于生命的花叢;猶如風雨后的七色彩虹,高懸空中。
生命,痛并快樂著,痛并美麗著。